最近因為包包生病然後現在換瑪姬自己生病,早該寫完的花蓮遊記居然拖到現在.去花蓮的周日下午,因為傍晚才坐火車走,所以決定去雜誌上介紹的豐田小鎮晃晃.

會看到這個小地方,是因為之前買的一本介紹台灣各地老街的7-watch,裡面把豐田社區的日本風情寫的很美好,之前幾次到花蓮都沒機會探訪,這此可撿到機會了.坐莒光號坐了四站,終於到了豐田站這個小地方,在行政區域的劃分上,已經沒有「豐田」這個地名,而是豐山村、豐裡村跟豐坪村三村,不過當地人還是習慣總稱三村為「豐田」.在日據時代,這裡是個農業移民村,日本人開墾當時仍屬荒野的此地,一一把相關政教建設落成,也就是我們此行要探詢的遺跡.

出了豐田車站前站,是屬於豐裡村.看看地圖,往前走應該可以找到豐田文史工作室及碧蓮寺等地方.跟路邊家店行老闆娘確認過方向之後,我們就大膽的往前走.只是沒想到,那麼小個村子,居然走起來那麼大....順著中山路走了一公里多,才找到原本是警察局的「豐田文史工作室」.工作室的人很好心的指點我們「醫生的家」的方向,原來就在附近的巷子裡.順著指示走進巷子,那麼多殘破的房子還真有點不知道是哪一間(花蓮剛經過三個強烈颱風,村子裡還一堆混亂待清理...).突然安德魯先生大叫:「我想是這一間吧!」仔細一看,赫然看見傳說中的「鬼頭瓦」.後來才發現,原來在稍遠的地方有立指標牌呢~虧我們倆還東張西望找半天.

醫生的家看完了,決定回頭去參拜一下碧蓮寺.碧蓮寺是由當時的豐田神社所改建,裡面的神明是現今台灣唯一同時供奉中日神明的寺廟,相當有趣.門口的兩隻石犬也是日本時代的產物,據說一隻在呼氣一隻在吐氣,雕的唯妙唯肖,相當傳神.

原本還想去看菸樓,不過文史工作室的人有說,颱風過後菸樓慘兮兮不復以往面貌,加上用走的實在有點累,決定散步回豐田車站去尋覓吃食.

散步在這種小村莊是很有趣的經驗,街上相當寧靜,偶爾才幾部車經過,小狗懶洋洋的躺在路中間,走著走著三不五時就會看見傳統的日式建築,想想那些人還依舊生活在當年日人留下來的441坪方正住宅裡,有一種現實與歷史結合的奇妙感....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上上週因為安德魯先生的員工旅遊,去了一趟花蓮.一清早坐直達花蓮的火車下去,九點多就到了.不過第一天的行程實在乏善可陳,主要就是逛海洋公園.老實說,對我們這種沒有小孩的人來說,花蓮海洋公園實在無趣的令人失望.論腹地,或許還比不上劍湖山等其他遊樂園,遊戲設施也屈指可數,建築粗糙不夠精美,自然難望迪士尼項背,水族館跟海獅海豚秀的部分算是勉強及格的部分,最誇張的是,連紀念品這種最能賺錢的東西都作的毫無吸引力.我們兩人就這樣一路挑挑剔剔,勉強消磨完白日時光.

第二天的行程是自費/自由選擇,大部分的行程我們都去過了,因此早早決定要選擇自由行.別人的自由行是待在旅館內享受設施,但瑪姬小姐倒是安排了兩個地方想去看看。一個是某天不小心在網站上看見的松園別館,另一個是雜誌上介紹的日式移民村豐田社區.



早上先從火車站坐計程車到松園別館去.松園別館坐落在花蓮美崙地區的小山丘上,建於民國三十三年,早期為日軍在花蓮最高軍事指揮中心辦公室以及高級軍官休憩所。日本戰敗後,曾多次轉讓接管,最後於2000年七月,由花蓮縣文化局以一約八年的方式,取得經營權。近五百坪的松園秘境才以藝文借展中心的方式開放給一般大眾使用參觀.

我們抵達的時候,還下著微雨,撐著傘在木質迴廊跟水泥老建築間繞著,別有一種風情.後來漸漸雨停了,於是循著木頭步道在雨後的松林裡漫步,雨後的松木散發出清新的氣味,有一種心曠神怡的舒坦感.途中有遇到一位應是工作人員或是志工性質的林老師,細細為我們訴說松園別館的歷史與現在的狀況.比較可惜的是,因為建築跟樹木是歸不同單位管轄,因此管理樹木的單位沒有那麼周延的照顧到這裡的兩百棵松樹,只能靠工作人員自立救濟的噴灑防治病蟲害的藥物,再加上今年花蓮三度遭遇強烈颱風,除了松樹之外的其他數種都掛了,連松樹都死了十棵,實在是相當可惜.



閒逛完之後,我們在附設的小咖啡館落座.小小的咖啡館也是木頭房子,有著老式的皮沙發椅,跟大大的窗景.喝著暖暖的咖啡,望著窗沿緩慢滴落的雨珠,感覺有種緩慢的優雅.我和安德魯兩個人都靜靜的,各自玩著各自的相機或隨意翻著店裡的贈閱雜誌,時間彷彿凝結住,真想一整天都窩在這寧靜的空間.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匆匆離開九份,我們在早晨九點來到金瓜石.為了等黃金博物園區九點半的開門時間,於是拿著旅遊雜誌到附近晃晃尋找書上介紹的早點店舖.無奈金瓜石的五號路長的太奇怪,單號在一條路的兩邊,雙號又在另一條路上.繞來繞去找不到兩百多號,只好放棄.不過倒是看見書上介紹的那幾間民宿,看起來都頗有風味,或許下次有機會可以試試看.

黃金博物園區範圍還不算小,依著山勢層層往上,都是日據時代日人建築的房舍屋宇.我們照著解說地圖,繞過人群較多的地方,先憑弔滄桑殘破的煉金樓,然後拾小階而上抵達頂端的博物館外邊.



整個園區的最高處,應該是那座日人當年建築的黃金神社,那是這一帶的日人們的信仰中心,不過如今神社殘破只剩幾根柱子,鳥居石燈荒涼的座落在半山腰.我們沿著頗陡的石階往上爬,才爬一小段就氣喘噓噓,到了鳥居向上仰望,神社那幾根柱子還在遠方高處呢~眼看就在飄微雨了,只得放棄往上爬的念頭.



園區裡面有一項很特別的,是開放當年的礦坑「本山五坑」讓人進去參觀.遊客必須帶著安全帽,領著上工卡宣誓後才能進入.礦坑中雖然架起燈光與支撐樑柱們,地面也有重新鋪設過,但不住滴落的地下水與幽暗的光線還是很有感覺.一路上都有人像跟語音作為解說,算是規劃的很不錯.



中午在礦山食堂吃午餐,或許因為假日,食堂裡只有零星兩桌客人,吃著特製的排骨便當(便當跟筷子還可以帶回家呢),吹著微涼的冷氣,望著遠方陽光燦爛的海洋,真覺得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上週得了個空,與安德魯先生相偕去九份金瓜石走走.從來不願意在假日人擠人的我們,到九份的次數少的可憐.這次因清早起床送機之故,早晨七點就抵達九份,總算是能好好瞧瞧沒有觀光客的街景.

循著空盪盪的基山老街往裡面走,來往的只有當地店家的小貨車,跟忙碌準備開店的人們.早晨的空氣新鮮,薄雲也還未完全散開,微陰的天有如剛睡醒般朦朧.散步瀏覽兩旁店家名稱,安德魯先生不住嘆氣,真是個雜亂無章的觀光街啊,連情趣用品店都有?!基山街其實有點長度,走到盡頭店面逐漸變少,剩下建築材料跟形式都略顯雜沓的民宅.我們在小巷小階中穿梭,無意見遇上一隻可愛的貓嚮導.



貓嚮導原本在某家茶店門口伸懶腰打滾,伸展夠了就好心領我們一段路,還中途停下來等候拍照的我們,也順便擺了些pose入鏡.是隻白胖可人的好貓呢~(笑)



逛完這小小山城,其實有點失望.過度開發與缺發規劃管理,把她原本的淳樸風貌跟懷舊古風侵蝕的差不多了,就像安德魯說的,下次如果沒有找文史工作者當導覽,我們是不會再自己來了,因為只會圖增感嘆哪~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上禮拜六雖然龍王颱風來勢洶洶,可是還是跑了趟機場.中午看天氣還未變差,決定趕緊外拍去.先到竹圍那一帶找吃的填肚子,安德魯先生很篤定的說,他看見了一座廟,繞繞一定有吃的.果不其然被我們發現了一間賣牛腩燴飯的小店,看起來不怎麼樣,不過味道很不錯哩~炸醬麵的麵尤其Q,讓我其實很訝異…



台灣的廟其實都很漂亮,雕樑畫棟五彩繽紛的,可是天色不好加上飄起微雨,讓我們匆匆離開.安德魯提到車隊朋友曾介紹的「奇跡咖啡」,說在機場附近,據說是看飛機的好地方,決定去找找看.剛好手邊的天下319鄉的小冊子裡有電話,問了地址就讓GPS帶著我們尋找去.還好其實也不難找,只是看到第一眼我還是很訝異.怎麼說呢?我原本以為應該是還挺漂亮的咖啡館,沒想到是外觀相當老舊沒整理的房子,一條窄窄的樓梯往上爬,爬了兩層樓才看見像是頂樓加蓋的咖啡館主體.如果沒有人介紹,應該根本不敢上樓吧?!頂樓是半開放式的,室外跟室內的座位各一半,室內的部分是大大的斜面窗加上白色鐵皮,室外就是幾張像是匾額改裝的桌子,有人要坐時再撐起大大的陽傘遮遮蔭.飲料嘛也很普通,總之是個賣View的地方.



安德魯雖感失望,但還是趕緊到外面拿著相機猛拍.可惜天候不佳,所以拍出來的效果也沒有非常讚.果然光線是決定照片好壞最大的因素啊~後來去飆沙的車隊一大夥人都來了,聊到還有個地方看飛機更讚,就等下次再去探勘囉~~^^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今年的颱風相當多,颱風假也放的不少,連週末都忙碌的瑪姬好像都只有颱風天可以好好在家裡下廚,廚房筆記這單元都快可以更名為「颱風天廚房」了... (笑)

話說回正題,這禮拜天因為颱風來,跟安德魯兩人窩在家裡。想起之前在Pekoe買的起士餃一直都沒吃,乾脆來個懶人午餐吧~煮沸一鍋水,加入鹽巴之後放入起士餃,按照說明煮上十二分鐘;一邊打開Costco買的蕃茄罐頭,倒入平底鍋中加熱,然後把煮好的餃子倒入拌炒讓醬汁稍稍收乾入味即可。

前後大概花不到三十分鐘吧~完全不用技巧跟大腦的一餐就完成了。香濃的起士餡料搭配微酸的蕃茄醬汁,顯得清爽不膩口,它的簡單跟便利性更是美味之外的一大加分。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