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小芽的時候,瑪姬就暗暗決定,等生產完要來好好磨練一下廚藝。不為別的,只因為我覺得,小孩子味蕾的養成很重要,童年對食物的接觸及印象可以影響一生。而我很貪心,希望小孩覺得媽媽是最棒的,有許多拿手菜供她長大回憶起來拼命流口水。所以,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當然要努力近庖廚。

好不容易小芽稍稍大了,吃飯時間拉長了,我總算有點機會可以進廚房而不被打斷。(不然像之前,菜煮到一半小妞要吃奶,可真是不知怎麼辦是好。)週末突然好想吃涼拌小黃瓜。吃來吃去,外面的涼拌黃瓜總是沒有自己做的對味,於是央了瑪姬娘幫忙買小黃瓜,另外還備了一道「香干青江」的材料,準備嘗試新菜色。

涼拌小黃瓜:
材料:
小黃瓜  數條
蒜頭、辣椒   適量
調味料:
白醋  鹽 糖  香油  適量

作法:
1.小黃瓜拍過切成長條狀,用一大匙鹽抓過醃10分鐘,再用清水沖2分鐘將鹽洗掉。
2.蒜頭剁成蒜蓉,辣椒去籽後切絲,與小黃瓜及調味料拌勻,放置冰箱醃至少一小時後即可上桌。

調味料寫適量的原因是因為每個人口味不一,使用的小黃瓜數量也不一定一樣,而且瑪姬是邊調邊吃,所以完全搞不清楚到底下了多少份量的各色調味品。不過大原則是,香油的量大過於白醋,糖的分量大約跟鹽一樣。當然,如果你口味重鹹,糖可以少一點鹽多一點,更甚者還可以放醬油-只是成品的顏色可能會受影響,不夠翠綠。蒜頭跟辣椒則視個人口味,像瑪姬這次用的是小辣椒,一小根就作用力無窮,稍微拌一拌就趕快拿起來,完全不敢跟著下去醃。



另一道「香干青江」原名「香干馬蘭頭」,是前幾天看電視看到的,由億長御坊的朱姐介紹的一道上海菜。這道菜原本應該要用馬蘭頭-一種上海獨有的菜蔬,不過因為馬蘭頭的時節短,加上台灣根本找不到,因此節目上是使用茼蒿替代,沒有茼蒿的時候,則可以使用青江菜替代。那天沒看到茼蒿,就直接找一年四季都有的青江菜上陣。看做法簡單,於是在腦中大致記下作法,囫圇吞棗的結果是,材料與調味料在份量上或內容上都有可能記錯或遺漏,所以以下是瑪姬版的作法。

材料:
豆腐干(原味)  4片
鮮香菇      7朵
青江菜      1把
(原本還要筍丁,不過那天沒看到好筍,就作罷)

調味料:
鹽、醬油、麻油   適量
(這部分我完全不記得  所以是自己胡亂湊的)

作法:
1. 燒滾水將青江菜燙熟,取出放涼後剁細碎。
2. 豆腐干與鮮香菇切碎丁,下鍋拌炒。拌炒時需炒的鹹一點,因為青江菜的部份沒有調味,因此需要炒料的部份略鹹以免整道菜沒味道。
3. 待2.料放涼後,加入麻油與1.料拌勻即可。

當天晚餐時,瑪姬弟對小黃瓜相當喜愛,很捧場地吃了一堆,安德魯則覺得小黃瓜略鹹-由此可見兩家的口味不太一樣,瑪姬家重鹹,安德魯家吃的較清淡。安德魯還挺喜歡「香干青江」的,不過他覺得如果用雪裡紅應該更好吃。也是啦,這樣炒料也可以不用弄得太鹹了。下次就改用雪裡紅試試看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gr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